网站首页
官方APP
扫描二维码下载APP!
微信公众号
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!
 咨询QQ  13786131368(微信同号)
登录 注册
您当前位置:第1招考 > 就业资讯

分享至手机

湘技耀津门②丨智能“高端局”点亮新时代技能之光

发布时间:2023-10-08 09:25:27来源:中人社传媒

  湘技耀津门②丨智能“高端局”点亮新时代技能之光

  编者按:9月16日—19日,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在天津举办,来自全国36个代表团的4045名选手同台竞技,他们凭借精湛技艺,在4天的激烈比拼中争夺109个竞赛项目荣誉奖牌。大赛期间,中人社传媒特别策划推出《湘技耀津门》系列报道,多角度、全方位展现湖南竞技选手的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,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、技能报国之路,敬请关注。

  中人社传媒记者 龚颖 通讯员 程锦

  机器人精准地拿放目标物品,工业生产线“迷你版”实现全自动化……在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比赛现场,除传统项目外,充满未来科技感成为大赛一大亮点。

  据悉,本届大赛新增了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术、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、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等20个新职业和数字技术技能类赛项。我省包括这20个新赛项在内,集结“全赛项”高手现场一展风采与绝技。

  大赛间隙,记者对话来自湖南企业、院校的新职业参赛代表,了解他们对于参加本次技能“高端局”有什么看法。

  博士玩转人工智能,以参赛“反哺”产业发展

  杜义康博士来自铁建重工,曾与团队一起打造了“超风险钻爆法隧道智能成套装备”这一王牌,本次与队友蒋亮一同代表湖南参加人工智能工程技术赛项。

“对于常见的人工智能场景,比如人脸识别等,比赛要求选手能综合利用计算机视觉、自然语音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,现场解决并生成最有价值的策略建议。”杜义康告诉记者,“实际上这项技能在如今工业生产中应用已比较广泛。”

  以“超风险钻爆法隧道智能成套装备”为例,便可通过在凿岩台车上加装传感设备,代替地质人员的大脑进行判识隧道前方围岩级别,实现了对隧道围岩质量的快速评价,智能判识系统准确率可达到87%。

  “这次比赛内容比平时训练的样题难得多,3天内封闭考试,是对体力和脑力的双重考验。但借此机会,能向同行高手们学习,我觉得非常值得。”实际上,杜义康接触人工智能工程技术时间并不长,3年前,由于公司业务发展需要,其被临时抽调到现今岗位,从零开始学做机械的智能“大脑”,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。

  “对于一家企业乃至一个国家而言,掌握更多的先进技术是其发展强大的基础。”杜义康表示,湖南是制造业大省,正不断推进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,“而这离不开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,通过赛事,将为我省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添智聚力”。

  据悉,本届所有参赛选手中,有博士25人,硕士546人、本科1131人,高学历参赛选手较首届有大幅提升。对此,杜义康认为,把握数字化机遇构筑制造业发展优势,需要更多知识与技能交融的复合型人才,希望越来越多人能一技傍身,以科技创新牵引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发展。

  “制造”变“智造”,误差要求比头发丝还细


赵世俊(左)和刘稳(右)

  赵世俊和刘稳都是90后,为此次参加智能制造工程技术项目双人团队赛的选手搭档,两人也同为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。

  比赛中,选手需要密切配合,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数字孪生建模与虚拟调试、生产系统集成调试与运维、工厂规划仿真与优化、智能生产管控等内容。

  刘稳对此打了个比喻,“相当于要设计出一套完整工业生产线的‘迷你版’”。而在虚拟仿真中,选手则需要对工业生产全生命周期了如指掌,且各模块环环相扣,虚实结合,一旦出错,将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失误。

  不仅如此,智能的“智”还体现在细节精准度上,参赛选手需要通过软硬件设置,精准控制机械设备,赵世俊补充道:“这个设备最终要加工的物品是活塞零件,如果用在发动机上,精度要求就很高了,大概在零点几丝(1丝=0.01mm)的样子,头发是30到40丝。”

  “备赛的过程,自身技能也有了质的飞跃。”赵世俊告诉记者,俩人都是第一次参加该项比赛,也在参赛的过程中更深体会到,新时代对新职业新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深度推进校企融合,培养更多适应先进生产制造业发展的技能人才势在必行。

 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承担着推动高端密集型制造业发展、创造全新制造模式的重要职能。湖南省人社厅党组书记、厅长李永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下一步将继续对准“三高四新”美好蓝图的主战场,围绕急需、紧缺的领域,加强技能人才培养,以技能人才赋能产业发展,促进形成“产业+技能技术”双向良性互动的机制。

【编辑:柳毅】

更多招聘资讯!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“就业去哪儿”微信(Jiuye_qne)